合成生物学主要是“以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等传统生物学为基础,结合多种组学和系统生物学的手段,采用基因合成、编辑、网络调控等新技术并利用工程学和计算机指导设计新的生命体或者改造现有生命体的一门综合学科”[1]。它的兴起使得生物学从传统的认识生命和研究生命上升到改造生命的高度,对探索生命本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在合成生物学领域上,植物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方面,植物利用丰富而廉价的营养物质(如阳光、二氧化碳等),产生了人们生命活动所需的能源物质,如蛋白质,脂肪酸,糖类等,为科学家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植物生物学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植物体内多种多种对医药和工业有重要价值的次级代谢产物,为植物学及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样的基础下,植物合成生物学应运而生。
▲ 植物合成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图源:合成生物学期刊)
大多植物体内含有多种天然产物,其中不乏用作生物医药的物质。青蒿素是由20世纪70年代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及其研究团队在我国传统中草药青蒿中发现的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青蒿素以往的生产均是直接从黄花蒿中提取的,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Jay D. Keasling历时十余年,实现了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合成青蒿素的工艺[4],被认为是人工合成植物细胞生产的天然产物研究领域的里程碑。
▲ 青蒿素杰出科学家(左为屠呦呦,右为Jay D. Keasling)
▲ 生物能源汽车
(图源:网络)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植物合成生物学的美好前景,今后植物合成生物学还可为农业与食品、保健与药物、能源与废物处理等多方面提供解决方案:通过改善作物根际微生物群增强植物固氮能力,减少化肥施用;改造藻类代谢途径,高效生产生物燃料、医药制品及食品添加剂;利用植物细胞工厂生产合成蛋白、牛奶及肉类;改造作物代谢通路,去除致敏蛋白,生产低敏食物;改造植物叶片纤毛,过滤空气中粉尘,减少PM2.5颗粒,改善环境质量等[3]。相信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我们最终会迎来植物合成生物学广泛应用、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时代。
参考资料:
[1] 赵国屏.合成生物学:开启生命科学“会聚”研究新时代[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33(11): 1135-1149.
[2] LIU W, STEWART C N.Plant syntheticbiology[J].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2015, 20(5): 309-317.
[3] 邵洁, 刘海利, 王勇. 植物合成生物学的现在与未来[J]. 合成生物学, 2020, 1(4): 395-412.
[4] Paddon C J, Westfall P J, Pitera D J,et al. High-level semisynthetic production of the potent antimalarialartemisinin[J]. Nature, 2013, 496(7446): 528-529.
封面图源:网络
(文章内容源于相关研究资料的整理,若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